第(1/3)页 “还是杨大夫尖啊!自己坐在医务室里歇着,让一群孩子们替他捡柴火。” “还是孩子们好忽悠,估计一颗糖就能让他们干一天活。” “真不要脸,连小孩子都骗。” 几个二流子的家人凑在一起,开始对杨白衣口诛笔伐。 自家的儿子因为杨白衣坚持不肯谅解,被批斗以后送进了农场改造,心里怎么可能会没有怨言呢。 可是不管跟谁说起这个事,大家都会说是他们自家的孩子活该,杨白衣做人做事没毛病。 脾气不好的还会当场撅回去,给他们弄一个没脸。 这段时间,可真把他们给憋屈坏了。 现在有了攻击杨白衣的理由,二流子的家人们怎么会放过呢。 “我就说吧,杨白衣这个人不简单,并不像是大家看到的那样高尚。” 黄秋霞也变得活跃起来。 一个臭赶车的,就能为了杨白衣对她说难听话,黄秋霞从小到大都没这么憋屈过。 “杨大夫家里缺柴火,让我们家狗蛋帮忙捡一些,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杨大夫救了我们家臭蛋的命,给他捡点柴火不是应该的吗?” 李秀莲领着臭蛋,替杨白衣辩解着。 “我们家二丫帮杨大夫捡柴火,碍着你们什么事了?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就是,他们又不上工,就当去山上玩了,这么大的孩子了,捡个柴累不到他们。” …… 帮杨白衣捡柴火的孩子家长们,对这个事还是很豁达的。 自己家的孩子跟杨小小一起玩,没少吃人家小丫蛋的零食。 杨大夫出手大方,从来不计较这些,每次给小丫蛋拿吃的,只要旁边有孩子,都会给孩子们一份。 当然,大部分社员们都去上工了,趁着上冻之前,能多挣一点是一点。 不上工的都是些老头老太太们,所以流言传的也不算太厉害。 直到傍晚,杨白衣和林宛如回了家,才看到院子靠墙的角落,早已堆满了干柴。 孩子们把柴火码的整整齐齐的,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木头墙一样。 “大哥哥,你们回来了,这些柴火够用了吗?不够的话明天我们再上山去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