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十八章 学生网吧问题-《孩子的进步》


    第(3/3)页

    纵观人类社会,小时候学业不好最后登上科学文化之巅者有:富尔顿、瓦特、休漠、爱迪生、亨特、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而中国学生一直在国际奥林匹克各类学科竞责中创造金牌的神话、分数的神话,但却无人摘取过科学的王冠,这些金牌和高数能把中国教育引向康庄大道吗?

    不能,决对不能!

    因为世界对教育有一个无言的评价法则,若在29年内不能产生诺贝尔科学奖,其教育体系则是失败的。如果再依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教授“应试教育是培养白痴的教育”之说,那我们很有必要对那些金牌与分数背后的教育功效,作一个理性的思考。

    学校是按一定理念传递知识的相对封闭的组织。当社会处于稳定状态,学校所获得的知识适应解决未来的挑战,学校可以保持其封闭保守的组织状态。然而,当今世界已不稳定,全球化、人口膨胀和生态危机三股强力,正使全球政经领域发生着大变,世界将重新经历一场范示切换。此时,中国从一个农业国一跃进入信息化,我们的现代化还远未建立,后现代网络版又向我们涌来,欧美走了三百年的路需要我们一代人来完成。此时,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东方文化体系,许多原有的东西不断遭到挑战,像学校在短时期内出现那么多厌学的学生,正说明我们稳定的教学机制不再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世界教育已从过去的宏观时代,进入到现在的微观时代,也就是个性心理时代,眼下的中国教育还远未跟上,我们必须寻求教育创新之路,虽然局面难堪但这是生活的法则。

    面对家长的“控诉书”,我内心跌宕,网络这一新型生活工具,已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组织我们的资源,像过去那种“棍棒下面出孝子”、“树大自然直”的教育思维肯定不行了,以后的社会将进入到一个繁忙、浮躁、善恶并存的激烈时段,大家谁的心灵都缺少依靠,此时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单凭学校想让孩子顺利成长,那无异是枯木雕花。当下,国家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战略抉择,要想救孩子首先家长地学会自救,大人们很有必要多离开酒场赌场,而进入书场。

    任何时代,教育的理念都应超越时代而发展。我们千人一面的教育现状还未有办法改变,现在又突然增加了这么多厌学的学生,说实话,每个厌学的孩子都是未来生活的“社会炸弹”。而此时国家以步入WTO的阵地,这意味着中国二十多年后将要全面融入全球化。纵观古今,国家之争就是市场之争,市场之争就是人才之争,人才之争就是创新教育之争。

    现在,中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标准,虽然它为创新教育迎来了契机,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教育理念的切换,将是一个艰苦、持久、反复的过程,需要坚强的意志与智慧。愿本轮新课标教育改革,能像1820年美国追赶英国,1950年日本追赶美国,1980年韩国追赶西欧一样,通过创新教育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天,看着我发表的文章,脑子里不断出现孩子们参加完“青少年远离网吧“签名活动后反身就进了网吧的场景,这样,如果说上面我写的文章是对网吧现象无聊的感慨,那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大概判断,那对现实生活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十年,网络崔生的新型娱乐方式给教育提出的挑战将空前巨大甚至更快;——网络资本的发展会把隔绝的穷乡僻壤与中心城市迅速连成一片并形成共同的教育期盼。如果这个判断趋势是正确的那其内含向我们表明:第一,网络资本会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改造社会经济关系,过去千百年建立起来的东西,很可能在十年内受到挑战。例如,当下城市与乡村一下子同时出现一批孩子进网吧的情况,这说明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会得到巨大的推动,学生昔日在定点、封闭中接受教育的范式将会被打破。第二、网络资本向社会如此快速的迁移,它表明资本将会战胜一切闭关自守为它设置的障碍,寻得最有利的雇主及最廉价的消费者。第三,网络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将是彻底的,所有高筑室墙紧闭校门的阻隔都是暂时的,而它的代价则是让网络资源对学生整个人生的影响变得更大,因为网络是人类划时代的新型生活资本。

    以上这些对社会发展趋势判断会应验吗,如果是那样,学生的教育生活必须地多与社会实践结合,不然难以抵御社会野火之危。十二月,是王喜乐一段艰难的日子,作业频繁受罚,一切跌跌撞撞。在这种情况下,王喜乐的训练时间从十分钟逐渐延伸到四十分钟,冬天的寒风对他越来越不算什么了,到了期终考试他语文考了九十一分,数学考了八十八分,学习开始又有了起色。说实话,王喜乐的这点进步,完全是他通过一学期一点一点熬出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