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 一切都在悄悄中变-《孩子的进步》


    第(2/3)页

    “十一点。”

    “原来我们说玩电脑玩到几点?”

    “以前每天可以玩的时候,最晚不超过十一点。有了规定以后并没有说星期五、星期六玩到几点呀?”

    儿子这个空子钻的真好。如果反驳,他会说规定没讲明下次遵守。平时,总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实孩子正用自己特有的思维,思谋生活中的事。

    我手撑椅背,大脑作着激烈的斗争。儿子的手在颤抖。此刻我明白孩子对生活的要求远远比大人要多得多,只不过他的要求没有大人那么功利罢了。为此大人才会觉得孩子傻,这里傻得恰恰是大人,童心不灭,幸福不灭。孩子期待的眼神让我懂得:孩子每一点属于自己的要求在大人面前都是脆弱的,只要大人一个稍有功利的想法,所有的童真就会命丧黄泉。

    “可以玩。不过有个要求。”我说。

    “啥要求?”儿子眼眶里闪出眼花。

    “你玩多长时间?能主动关电脑吗?”

    “两小时。”儿子小声说。

    “这意味着要玩到夜里一点,明天早上还要把作业写完,是这个意思吧?”

    “是。”

    “每玩一小时必须离开电脑休息十五分钟,玩到一点十五结束。”我拍拍他的肩膀说。

    我用亲切带有鼓励性的手势,是希望能增强儿子的自制力。他玩去了,到十二点他离开电脑跑到客厅。“喜乐是个有自制力的孩子,”我高兴地说。儿子笑了。他坐到我身边讲游戏的进攻、防守、升级之事,他说的很快,很明确、很干练,虽然嗓子和小朋友玩时喊的有点沙哑,但吐字清晰。

    “爸爸,休息时间到了,我去玩了。”

    “喜乐,爸爸看完电视了,到一点十五分准时关电脑。”

    “没问题。”

    躺在床上,一种不安无法从我脑中消失。孩子对高智能游戏正在兴头上,主动关电脑,是要有无比巨大的自制力才能完成的事。而自制力不会因慈悲与说教而产生,它需要有足够多的经历才能拥有。儿子的经历足够多吗?

    在一种疑问式的睡梦中,我在无视无闻的情况下猛地睁开眼,我从门缝向外看,没有灯光,孩子睡觉去了,我满意地闭上眼。忽然,耳朵听到鼠标声。我披上衣服,走向里屋。我推开里屋的门,打开灯,儿子吓得靠向后墙,耷拉着脑袋等待批评。我看了一下电脑说:“喜乐,你在忙乱中能把电脑按操作规程关了,比上次有进步。你知道几点了吗?”

    “二点多了。”儿子说,“电脑上有时间。”

    “你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被自己的自制力打败了?”我说,“爸爸希望王喜乐下次能获胜。赶快睡觉,明天还要写作业。”

    儿子站着不动。在寂静中“谢谢爸爸”儿子用低音清晰地说了一句,低头走进卧室。

    第二天一起床,我见儿子卧室的门开着就走进去——没人。我纳闷,平日里每到休息日他睡懒觉一般都睡到十点,按理说昨天睡得晚,今天这么早起床干什么?我想,人是感情的动物,一旦感情受到尊重就会产生行动。

    我立在儿子床边做了个深呼吸,忽听儿子背古诗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太反常了!我走进书房好奇地问:“今天怎么不睡懒觉了?”

    “今天作业多,我早早写完为下午和明天争取玩的时间。”

    儿子的回答,让我明白刚才的想法是我自做多情。孩子的眼里透着对玩的依恋,正是这种依恋让他产生了欲得之,而甘心的行动。背完诗,他对作业本发泄起能量。一刹那,我感到人的一切想法与好奇,取决于他是否有了一颗活跃的心,只有活越的心才会让人不断产生新行动,以此积累进步的力量并完善性格。

    面对感知,我更多的是对眼前困难的忧思。儿子写完作业,吃完午饭,就要开打游戏,到五点还要看动画片,吃完下午饭又要打游戏,最少要玩到夜里十一点,这可是近十个小时啊!强行管,孩子日后容易形成反叛性格。我说道:

    “喜乐,你能早早起来写作业,说明你在进步,但写作业要注意质量和准确性,这是你最大的弱点。”

    一出家门,外面寒气一张,我通身打了个寒噤,待寒噤引起的反应消失,觉得心中的忧思更重了。

    走在沙漠公园的路上。我忧思的是儿子动了早写作业多打游戏的心思。游戏是个好东西,可玩的时间太长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但智能游戏的诱惑是那样的强,怎样让孩子保持一个合理的度呢,孩子缺少最起码的自制力。真是个难题!

    望着沙漠公园白杨树护驾的林道上,事情就这么巧,一群麻雀从头顶飞过,一粒鸟屎落在我手上。麻雀群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落在不远处,虽然是冬日,但叽叽嚓嚓热闹的不行。我心一动,想:昨天儿子为了与小朋友一起玩不是主动放弃打游戏的吗,看来还地在玩上想办法。我从公园回来也该吃中午饭了。我问儿子作业写完没有?他吊起嘴角,露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马上完。”

    吃中午饭,儿子谈叙不多,吃完就回书房了。妻子催促说:“快吃。收拾完我地去做美容。”

    “还早呢!”我说。

    “早啥呢,晚了没位子了。”

    “你去。”我说,“家,我收拾。”

    妻子对我密密嘱咐一番后出门了。整理好厨房,我出门看到太阳高挂天空,天色明净,很是怡人,心里有了个想法。此时儿子从家跑出来,急切地说:“爸,我的作业写完啦!”

    儿子的声音有些颤。我抢在他再次开口前说:“喜乐,爸爸跟你打三盘十张一把的扑克,看你水平提高了没有。”

    “我不想玩。”他耸耸肩说。

    “你技术不行了?”

    “谁说的。”

    “我刚说完。”

    “三盘,”儿子没响了。一会儿他说:“三盘也费不了多少时间。好像我打不过你一样。前天你还连输我三盘呢!”

    “那是每人六张牌,今天每人十张,难度大了。”

    “赶快打。”儿子有些愤然,且重重地说。

    在玩扑克中我问:“喜乐,人和人之间需要关心吗?”

    “需要。”

    “人和东西之间需要关心吗?”

    “东西还需要啥关心。”

    “你不关心铅笔会影响写字;你不关心炉子家里会冷;你不关心树木就没有绿色。”

    “东西需要关心。”儿子不耐烦的点了点头说。

    “现在有个东西急需我们去关心。”

    “啥东西?”

    “还记得小水坝吗?”

    “记得。”

    “那儿的锁阳急需我们关心。”

    “为啥?”

    “现在锁阳已长好了,就等春天露头,如果我们今天去把长成的锁阳挖出来,它的根就会越长越好。”

    “这、这、这。

    “说的时候多漂亮,一到实际就不行了。我问你,那次在小水坝挖到锁阳时你高兴不高兴?”

    “高兴”

    “给你带来高兴的朋友都不关心,待你长大能关心什么?”

    “锁阳怎么是朋友了!”儿子张大嘴问。

    “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人类的朋友。朋友不单单指人。”

    “可是,可是,”儿子吱吱呜呜。

    “对朋友只有帮助,没有什么可是的。你上二年级学习有了进步,是多投入学习时间了吗?”

    “不是。”

    “为什么会进步?”

    “好像二年级学习时比一年级那会高兴了点。”

    “二年级你玩的东西多了,水平也高了,玩给你带来了快乐,那些玩的东西是不是你的朋友?”

    “是。”

    “人生要经历不同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像神话、隋唐、水浒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是不是都有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欢乐悲哀的经历?”

    “是。”

    “上次去湖西你要拿鸟蛋的事还记得吗?”

    “记得。”

    “鸟在偏远的地方筑巢,是因为它们很清楚它们有被消灭的可能。那鸟碰到了好朋友王喜乐才幸免于难。若碰到别人呢?”我拉着儿子的手问。

    “那就难说了。”儿子得意地说。

    “谁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人只要学会爱护弱小的东西,就会取得大自然的信任和友谊,困难就会减小。”

    “为啥?”

    “你看看这块木头上的花纹,你知道能干啥吗?”

    “不知道。”

    “它能让人知道树的年龄和判断南北方向。”我说:“这是自然朋友的力量。冬天找锁阳难不难?”

    “难。”

    “可爸爸能找到。自然中每个物体都有帮助人的特性。如果你能与它们成为朋友,无论走到那里都不易迷失方向,不易发生太大的灾难,这才是朋友遍天的真谛。但话说回来,对自然中给你带来欢乐的朋友都关心,将来你也不可能真正关心你的爸爸与妈妈,更别指望关心国家了!你想成为那样的孩子吗?”

    “不想。”

    “那你就地从关心小水坝的那坑锁阳开始行动。”

    “那咱们打完牌去看看锁阳朋友。”

    “二比一。我赢喽,我赢喽!”孩子从沙发上蹦跳起来。

    “喜乐,你打扑克的技术提高真快。”

    “爸,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