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领航员-《我的超级黑科技帝国》
第(2/3)页
从前只能出现在科幻文学中的幻像,现在有可能变成现实吗?在未来史册上,我们离星际远征的传奇节点,到底隔了多少行文字?”
叶凡的一番话引人深思,因为不仅仅是电影还是,都无一例外的展示了人类渴望登上太空,渴望拥抱宇宙的美好想象。
“星际大航海时代,并不是仅仅靠着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而我,只能算是第三代的奋斗者,同时也是引导当今科技走向大航海时代的引路人。”
叶凡的目光变得深邃了起来,同时又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所有记者,再度开口说道:
“在早几年前,没人知道星际大航海时代何时来临。地球的大气穹顶,似乎就是我们人生舞台的上限,总有人不甘于此。
阿波罗17号发射前一年,一个名叫埃隆·马斯克的婴儿在南非诞生,他的父母当时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会成为未来星际大航海时代的第二批奠基人。
马斯克在长大后,他漂洋过海,求学阿美坚,很快成为全美最知名的创业者和青年富豪。
然而他发现,精英们都在讨论互联网、金融海啸和维多利亚名模,没人再向星空投去野性的目光。
曾改变几个时代的阿波罗登月和星球大战,忽然遥远得就像前尘旧梦。这让他郁郁难欢。
2001年,他意外遇到了一个民间组织“火星学会”,一场筹款晚宴上会员介绍一个项目:让一架关着老鼠的太空舱,围绕地球轨道旋转,以此模拟火星重力环境。
马斯克更进一步,他想把这些老鼠真的运往火星,并且有去有回,老鼠可以在星际旅途中繁衍。
火星学会已装不下马斯克的梦想。他成立了自己的火星生命基金会,希望唤醒人们远征星空的野望。基金会专家将老鼠计划升级为“火星绿洲”。”
“根据计划,马斯克需购买一枚火箭,将一个机械温室发射到火星上去,机械温室将采集火星岩屑或土壤,培育植物,这样就能在火星上产生第一口氧气,
在当时的马斯克说‘火星上将会有生物存在,而且是我们送到那儿的,我们希望告诉千千万万的少年,那里并不可怕。’
此后的马斯克计划投入2000万至3000万美元完成这一计划,然而仅发射一项就超出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