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意味着黑夜和白天都是14天,而且在背面永远没法看见地球,极大影响能量的收集和储存,执行任务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生验。 以在月球背后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为例,必须要依靠中继卫星鹊桥号才能跟地球进行通讯,必须休眠度过持续将近14天的黑夜,漫长的白天暴晒之下也需要长时间的“午休”暂停工作。 而火星更加的适合作为星际探测的跳板。 火星处在地球的外侧,是离开太阳系的必经站点,它靠近太阳系内的宝藏地带小行星带,这里拥有海量而且容易开发的资源,例如灵神星16syche就有对于人类而言近乎无限的金属资源,从火星开发小行星的难度远远低于地球。 此外飞过火星就是太阳系内的超级引力弹弓木星,无论是电影流浪地球里的剧情,还是现实生活中唯五先驱者1011号,旅行者12号,新视野号的飞出太阳系的使者,都将木星当做迈向更远深空的最有效办法。 而月球仅仅是地球的卫星,被牢牢的困在了地月轨道内,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甚至远小于地球洗耳球边界的150万公里,而只有迈过希尔球才有资格说迈入行星际。 因此人类的探月的巅峰停留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 再次掀起探月工程,例如嫦娥探月工程,也是更多的为后续开发火星做技术准备。 在21世纪后,火星探测的热度越来越高,虽然由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原因,探测窗口要26个月才一次,但是人类几乎是一直在努力的抓住几乎每一次的机会。 所以不管怎么说,火星是人类要走向星辰大海,必须要跨过去的第一道门槛。 如今的大唐科技,只不过是将这个门槛给提出来罢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