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现在虽然有路引,但你们是儿童,没有大人跟着,酒楼是不收孩童,如果你们直接过去会被送官。房屋也是一样不租赁给无大人跟着的孩童。” “我刚说的安济坊是我朝针对难民设置的救济坊。你们下船了只能去这个地方,到时候可以根据你娘给你的信息去找你小舅舅,等你找到了小舅舅就可以从那里面出来。……” “丫头,周伯多给你叮嘱几句,下船后跟着穿灰袍和尚走,别乱看,别说话。” “有人问你是谁,就举那个匣子,说“赵州药行送来的。” “最重要一点,记住,红丫和小豆丁都是你的’妹妹‘,别让人把你们分开。晚上别睡太死,听见敲梆子的声音就抱紧妹妹们。” “老头子说这么多,你记住了吗?”老周神色郑重的看着林岁安。 “记住了周伯,下船跟穿灰袍和尚走,有人问就举着匣子说是赵州药行送来的,红丫跟小豆丁都是妹妹,晚上不能睡太死。”林岁安简单重复了一下周伯的话。 “哈哈哈,好记住就行,你还小,不用了解太多,记住我跟你说的话就行。”老周说完这些就没有再继续了,因为船已经靠岸了。 其实林岁安可纳闷了,怎么是和尚,朝廷不是应该派衙役什么的吗?这个朝代她很不懂,她现在能做的是听周伯的,其他的等她慢慢打听了解,总能弄明白的。 船刚停稳,三个穿灰褐色短打的漕工就跳上甲板,用长钩固定缆绳。一个带黑幞头的小吏捧着木册走来,老周立刻弯腰递上“公凭”。 “赵州药行?”小吏眯眼打量木牌,突然用指甲刮了刮朱砂印,“这印怎么发暗?” 老周赔笑:“回官爷,前日遇雨淋湿过。” 小吏哼了一声,突然盯住站在老周身后的林岁安:“这丫头也是药行的?” “回官爷,我是跟陈记商队送药的。”说着也把自己的“公凭”举高递上。 小吏就瞟了一眼,没有细看。 林岁安以为这就完事了,提步就准备走。 这时两个戴青铜药师面具的武僧拦住去路。 其中一个僧人拿了根银针戳林岁安耳垂,挤出一滴血抹在黄符纸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