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泰姬陵的畅想-《大明超级富二代》


    第(2/3)页

    张玉良学贯古今,是难得的大才,他当然明白得到印度土地的重要意义,这简直就是一个比望乡岛还要金贵的大粮仓,还不说那些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

    “**,这印度省百姓太傻了,坐在大粮仓上还天天挨饿受冻!被压迫成这样都不知道造反,要不是我们来了他们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年的苦!”沈星笑笑不语,印度阿三可是建过都和别人与众不同的,人家是靠耍懒皮坐在地上抗议得解放的。

    不过这样的做的效果也是很悲伤的,直到21世纪好像还傻的可爱,恒河水当仙露喝。“我们来了就好好教育他们吧,其实底层老百姓都差不多,关心的就那么几样,只要给他们三餐温饱,有房住有衣穿,他们就视你为神明了。”

    “**,你放心,在下明白几万个重点培养的印度官员已经在击中培训,用不了多久整个印度就会照搬中华的文化传统,佛教将成为他们的主要信奉。因为这次的物资发放都是由僧吕出面,所以效果很是明显,我们没有如奥朗布则一样有意的干涉他们的宗教信仰,只是潜移默化!”

    沈星满意的点点头,只要这样的行动持续下去百姓很快会接受眼前的一切,最重要的就是把汉语推行下去成为他们的官方语言。现在由各地小封建主牵头的劳动力征招已经慢慢开始,三百万轻壮的目标数字看样子用不了几个月就能达成。

    把他们的家庭安置好,给足粮食物品,根本就不会产生多的大的反感,听说许多百姓还争相的把儿子女儿送到沈家商会报名。只要工作三年就能换取一套房屋,几百斤粮食,几十尺布匹,这在一日两餐都吃不饱睡露天草棚的印度穷苦百姓来说根本就是上天的恩赐。

    孩子报名后马上就发放新衣新鞋,还有美味的肉食吃,这对于参加的本人来说也是极大的诱惑,特别是千百年来被压制的女性成员,长久以来意不附体,突然就给你那天仙一样美丽的服装,有的女孩孩子当场就喜极而泣。

    运送劳工的船队,沈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心重重了,经过那么多年的研究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只要不是战争时期在海上即使出现了风浪,他们也能把人全部救起来。而且遇见风浪的可能性也被大大的降低,沿途只要岛屿和港口早就被摸的一清二楚。

    海员大多是专业的海洋学院培养的在技术和专业方面根本不用人操心了,但就是如此沈星还是再三叮嘱,不要因为节约成本赶时间就不劳工当人看,哪怕慢一点也要在海上照顾好他们的生活毕竟西方强盗买卖黑奴的教训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几万人一船的运送,在船舱活活憋几个月,饿死病死就要一半。这哪是人干的出来的事情,简直畜生都不如。

    有了沈星的警告,那些商人自然也就把事情放在了心上,因为沈星是名目张胆的说过他会派暗探调查,一旦发现就九族全灭。别人说说也就罢了,但沈阎王的话谁也不会觉得他是开玩笑的。

    再说每个劳工的月钱还不到中华当地人的三分之一,有了这样的利润谁还会再铤而走险,沈星的一句话他们早就当成了至理名言,那就是钱是赚不完的,跟着我走永远有钱赚。

    印度沿海的区域在不到半年间就凭空造起了上万家厂子,道路,房屋也在按部就班的动工,虽然没有中华本土干的那样风风火火,但一大半印度百姓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生活一改从前的绝望贫苦,现在带给他们的是每一天都在变化,都是希望。
    第(2/3)页